02088888254
东方通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欧洲杯直播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软件业迎来更大发展机遇,步入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群体突破的爆发期,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力量。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行业数字化转型逐步进入“深水区”。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300832)、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上,习强调,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
软件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202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保持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8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软件业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个百分点至9.2%。2014年-2023年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软件产品收入平稳增长,收入29,030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3.6%;(2)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收入81,226亿元,同比增长14.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1.3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5.9%;(3)信息安全产品和服
务收入稳步增长,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4)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两位数增长,收入10,770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
在软件产品中,工业软件产品表现突出,2023年,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2.3%;信息技术服务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4%,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提速。
2023年以来,我国在通用大模型、智能芯片设计、工业软件、量子信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开源软件发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国产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逐渐进入国内中高端市场,产品性能也随之大幅提升,更好满足了用户需求。
国家高度重视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和引导产业发展。2023年,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工信部印发《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应用实施意见》并会同六部门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财政部、工信部共同印发数据库、通用服务器等7项IT软硬件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3工作安排》等。
相关政策不断提升软件产业创新活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成为各行业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坚实支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所占市场份额逐年提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业亦在不断突破传统边界,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加快向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生态化演进,不断赋能实体经济,加速形成软件新质生产力。同时,软件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中间件是一种应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基础软件,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并称为基础软件领域的“三驾马车”。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是信息建设中的一个“连结器”,需要不断地保持技术更新以匹配上下层技术的发展,中间件的效率和性能将直接影响应用系统的效率与可靠性,在IT系统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间件的功能特点及自身定位,决定了中间件产品的多样性。当前国内中间件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根据应用领域可划分为基础类中间件、数据类中间件、云计算类中间件以及新兴中间件四类。每一类又包括多款中间件产品,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云计算时代的中间件在企业业务上云过程中,实现了原有 IT资源、公有云、私有云等不同平台上的应用互联互通标准化,同时云计算也为中间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中间件逐渐成为云基础构建中的一部分。云原生赋予中间件新的内涵,即云原生中间件下沉到云基础设施,保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与应用解耦,在运行时为应用动态赋能,支撑上层应用系统。
中间件作为连接底层操作系统与上层应用之间的基础软件,天然具备向中台拓展的能力。中间件发展的趋势有两方面,一是为满足逐步发展的使用场景需求,会诞生出各种专业,功能单一运行稳定高效的中间件。二是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的统一标准的集成型中间件,通过标准接口集成了业务应用需要的所有基础能力。
同时,前沿技术的创新融合促使中间件产品品类持续扩充。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中间件的外延在不断拓展,逐渐形成了物联网中间件、车联网中间件、大模型中间件、移动中间件等概念和相关产品。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意识到软件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我国中间件市场蓬勃发展。根据赛迪顾问《2022-2023年中国平台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中间件市场规模达到76.5亿元,市场增长率有所回升,达到10.7%,适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场景的中间件产品市场增长较快,成为了新的市场增长点。
未来几年,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加速,国家对基础设施产品的重视程度提升,市场环境持续优化,预计中间件市场将迎来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赛迪顾问预测,2023年、2024年、2025年我国中间件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86.6亿元、94.4亿元、107.7亿元,适用于新兴技术的中间件产品会成为市场主要增长点。
随着上云进程加速和行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中间件安全性、稳定性愈发受到政府、金融、运营商等重点行业企业的重视,国内中间件厂商的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选择。相对于上述重点领域,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其他行业中,国产中间件的应用规模尚待提升,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目前,国产中间件在党政行业已具备取代同类国外产品及开源软件的能力。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已经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消息中间件、数据缓存中间件、交易中间件、负载均衡中间件、企业服务总线中间件及文件传输中间件等产品正处于推广阶段。
在金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自2022年起,驱动因素正逐步由政策驱动转向业务驱动,金融机构开始规模化采购国产中间件,产品应用领域正从一般业务系统向核心业务系统深入,在部分金融机构已形成了核心系统全栈自主创新的标杆案例。客户范围自银行扩展至券商、基金、期货、保险等各类机构,同时出现了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消息中间件、数据缓存中间件、负载均衡中间件等多款产品组合采购的趋势。
在电信行业,国产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消息中间件已通过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测试,在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等公有云平台及运营商内部的私有云平台上架。为适配运营商行业的云原生架构,公司多款中间件产品已推出云原生版。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已在计费、客服等核心系统大规模应用,各省分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应用其它品类中间件。
我国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掀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作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软件品类,中间件也将随之焕发新的活力,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新兴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业务模式、业务形态上不断推陈出新,催生出大量新的应用需求。各类新兴中间件产品将极大促进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引领我国中间件市场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虽然国外品牌在中间件市场中依然占据优势,但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国产中间件厂商的快速成熟,中间件产品在重点行业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中间件产品品类的日趋丰富,相信国产中间件厂商的市场份额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2023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在持续承压中破浪前行。既面临网络安全治理日臻完善、网络安全技术迭代升级、数字安全再提层级以及全球网络安全战略布局加快的发展机遇,也遭遇全球经济下行、大国博弈加剧以及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动能放缓、竞争烈度增强等挑战,新技术的不当应用也造成了网络安全更加复杂艰巨的局面。
回望全年,在数字经济等因素的推动下,行业展现出回升向好的信心曲线,发展热点聚焦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对抗攻防技术、量子安全技术、云原生安全、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安全审计和合规性服务、网络安全防护有效性验证服务、云密码服务、数据安全治理,以及软件供应链安全治理等方向上。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网络安全法实施的第六年。网络安全政策正向各行业领域逐步延伸,车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数据跨境安全、AIGC信息及内容安全等新兴需求逐步扩大,而数据泄露、勒索事件频发,网络攻击逐渐形成一定的行业倾向,对网络安全需求更加贴近科技发展实情及数据安全保护。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尽管政企机构网络安全投入占比逐年增加,但国内网络安全市场整体增速在2023年有所放缓。
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主要涵盖数据跨境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网络安全保险、密码应用、测试认证、重点领域应用等方面。从发布特点上看,一是政策逐渐向云、工控等新兴技术领域及金融、交通等行业应用领域扩展;二是网络安全从单纯满足合规到更加注重能力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体系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建设;三是数据安全审查、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制度不断健全,数据安全治理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持续提升。
2023年,数据泄露、勒索事件、黑客攻击等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数据泄露、勒索病毒愈演愈烈,大型企业数据和个人隐私数据备受威胁,各类攻击活动逐渐形成一定的倾向性,目标涉及政府、金融、科研、能源、通信等核心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
另外,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横空出世,让网络攻防进入智能化对抗时代,网络安全、信息及数据安全、安全运营、工控安全等领域在AI场景下的安全需求持续增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正在被用于增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高威胁检测和响应能力。
根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统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共有3984家公司开展网络安全业务,同比增长22.4%,其中,服务型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2.5%,是网络安全企业数量增长的主要来源。
近三年来,随着政企客户整体IT投资需求的下降,中国网络及信息安全市场增速放缓,2023年整体市场规模998.3亿元,同比增长8.5%。从行业结构上看,2023年,政府仍是销售额占比最大的行业市场,其次是电信、金融行业。此外,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正逐年增加,网络及信息安全投入逐步上涨。
ID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相关支出为122.0亿美元左右。初步统计,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相关支出为137.6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中国网络安全支出规模将达318.0亿美元,预测期内将以23.3%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按此增速,预计到2028年,网络安全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为484亿美元。
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因此,企业和个人对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大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创新能力,以争夺市场份额。
1)云安全:随着云计算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云安全已成为网络安全行业的主要增长领域。
2)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ChatGPT的出现向全世界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力与风险,在变革与重构人机交互的同时,也催生出新型网络安全威胁。攻击者可利用AI轻易发起网络犯罪,增加了数据隐私泄露和大模型受到攻击风险。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也正在被用于增强网络安全能力,通过AIGC提升安全代码生成和智能研判的效率,利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提取威胁情报,提高威胁检测和响应能力。同时,AI安全规范的监管也成为紧迫问题,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如AI内容鉴伪和安全评估服务等。
3)零信任安全:零信任架构将在企业IT环境中得到广泛落实,零信任的应用场景将扩展到医疗环境、OT和IoT资产。同时从单点解决方案转向平台化产品,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云访问安全代理(CASB)、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等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零信任安全模型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采用,以加强网络访问控制和减少攻击。
4)网络安全即服务(SaaS):网络安全即服务(SaaS)模式在中国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为企业提供了灵活且可扩展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5)网络钓鱼和欺诈防护:随着网络钓鱼和欺诈攻击在中国市场的增加,对网络钓鱼和欺诈防护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未来几年,中国网络与信息安全行业预计将保持增长。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零信任安全等新兴技术将继续塑造行业格局。随着网络威胁的不断演变,网络安全供应商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安全需求。此外,随着国家对网络安全重视的提高,预计未来将出台更多支持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网络与信息安全行业在政策、市场、技术和产业链等多个方面均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以新型技术和网络为依托的不良信息内容不断涌现,在AIGC背景下,内容由算法生成,无法完全掌握生产内容的结果,风险不可控性增强,对内容风控的要求也大幅提升。
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提出以科学数据支持大模型开发,建设高质量语料库和基础科学数据集,支持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2023年8月,网信办联合七部门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出了总体要求及相关分类分级监管要求。2023年7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明确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不得为未履行备案手续的APP提供网络接入、分发、预置等服务。
面对国家级政策的支持,构建以产品图谱为底座的不良信息识别能力,提升面向人工智能的内容安全识别能力,助力内容安全防护再上新台阶,成为对网信安全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诈骗案件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态势,以新型技术和网络为依托的各类新兴诈骗手段不断涌现,打击难度不断提升,仍然面临着案件总量高位运行、诈骗手法演变升级、群众损失同比增长等严峻形势。
2022年12月1日,我国首部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门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形成了公安机关牵头,金融、电信、网信、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履行监管主体责任的治理格局。
2023年5月30日,国务院组织召开《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加会议。在金融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联合开展为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违规活动提供支付结算服务风险排查与整治工作的通知》,各大银行总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反赌反诈的制度规范。
面对国家层面的重视,市场对基于智能决策的涉诈号码治理模型体系、基于“内容特征+用户上网画像”的互联网诈骗检测引擎及诈骗信息统筹管理十分迫切,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公共安全信息化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科技兴警的战略指导下,全面提升了信息化建设水平,由单一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转变为与信息化、智能化、前瞻性的技术手段与新型警务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将大数据平台信息化手段赋能一线警种实战工作,形成以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实战应用为基础,以“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机制协同为核心的新型警务智慧化公共安全体系。
公司紧随政策发展、关注市场需求、推进技术变革,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指导下,共同发布了业界首个警用中台产品解决方案,充分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警务、数字孪生等技术,以标准化结合量身定制的双轮驱动模式,赋能各警种业务实战,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实现了公安行业信息数字化、流程网络化、指挥一体化、处警协同化、服务一站化和预警智能化的“六化”目标,在重大活动安保、情指行、移动警务、智能设备管控等领域进行了实战应用。
在国防军工信息化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纲要”指出,要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2024年 3月 5日,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执行,加快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国家对于国防军工的整体指导思想要求,进一步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内的应用,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手段加强军事力量;更加重视拥有自主可控的基础软件产品、综合性数字化支撑平台和专精特新的领域应用的高科技公司,在国防军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党和国家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22年4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2022年6月,国家减灾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提出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重特大灾害防范应对更加有力有序有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应急工作需要和各地实际,编制了《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2023年任务书》,明确提出了聚焦指挥调度,提升实战能力;推广系统应用,打造新型业态;加速智慧应急,拓展创新应用;强化网络防护,筑牢安全防线四项重点任务。
国务院安委办2023年10月发布《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23版)》,2023年11月发布《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2023版)》等建设要求,对市场导向和产品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安全应急产业分类指导目录(2021年版)》,应急产业分为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救援和安全应急服务类四大类。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尚处于重处置、轻预防,重硬件、轻软件,重产品、轻服务的状态,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全国应急产业联盟报告显示,应急服务产品发展严重滞后,数量占比仅为2%,以事后“救援”为目标的处置救援类产品占比达56%,监测预警类和安全防护类占比分别为24%和18%,这与发达国家“重预防防护”的管理理念还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我国应急产业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产业链发展不够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市场份额较少等问题。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应急产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中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到2025年预计将达1.82万亿元,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双碳”目标,能源电力行业以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为起点,力求实现经营数字化、资产数字化,推进整个行业从生产管理到经营模式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最终达到能源及服务的全新模式,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变革。
在新能源领域,以数字技术推进电网更智能、以平台赋能推动运营更高效、以业务创新推动服务更卓越、以双碳布局促进能源更绿色为趋势,加快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为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公司作为中国中间件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国内领先的大安全及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引领基础软件领域发展,助推网络强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己任,以“安全+”、“数据+”和智慧+三大产品体系为基础,为客户提供领先的中间件、网络信息安全及行业数字化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支撑。
在中间件业务方面,公司面向企业级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国产中间件产品及相关服务,持续在中间件领域开拓创新、深挖市场需求、改善产品性能、提升客户体验,推动国产基础软件的核心技术突破与创新。同时,面向云平台、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布局,更加贴近行业业务发展,提供满足中国信息化升级改造需求,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产品,服务和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与深度融合。
在网信安全业务方面,公司以领先的网络数据采集分析能力为基础,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网络安全新技术,深入研究网络空间各种安全事件的特征、演变及传播形态,在安全事件研判、分析、预警、处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多样化、多场景的解决方案。同时,公司深耕内容安全治理领域十余年,在内容风控方面基于多模态模型及优势样本数据积累,聚焦“互联网内容安全监测”和“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两个核心场景,为基础电信企业、监管部门、公安、电力、政府等行业提供全方位的内容安全治理产品、系统规划及交付服务。
在政企数字化转型领域,公司致力于提供“数智”化的数据工程实践与产品服务,以政企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基础工程为目标市场,以数据为核心的数据管理、数据组织、数据安全管理等能力为抓手,沉淀产品、打造敏捷交付能力,深入核心行业业务需求挖掘和引导,持续在运营商、应急、政企、国防军工等领域贡献力量。
面向企业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在基础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工业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多领域持续深耕,布局“做精产品、做厚平台、做深应用”的企业发展思路,致力于构建安全科学智能的数字世界,帮助用户实现业务创新、安全管控及数据的共享与价值挖掘等。
公司坚持“自主可控,安全创新”的核心发展理念,依托基础软件的技术积累,拓展政务、金融等特定行业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基础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时继续为电信运营商等传统用户提供领先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依托“安全+,数据+”两大产品体系,提出“智慧+”战略,开始在政企数字化转型领域进行产品布局。业务领域从政务、金融、电信、交通等传统优势客户拓展至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教育、法检、公安、国防军工、能源电力等行业领域。
2023年,公司稳步推进中间件产品体系升级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依托《Tong系列中间件产品卓越能力提升项目》,公司基础类中间件全面完成了向云计算方向的升级工作,数据类中间件产品能力得到提升、品类得到丰富,同时云计算类中间件产品也新增多个品类。
此外,公司在中间件安全方向推出完全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安全可信中间件产品,在中间件运维方向发布了中间件管理平台产品,在人工智能等方向也已布局。
鉴于基础中间件产品已全面推出适用于容器云环境的版本,完成向云计算方向的升级,公司根据中间件业务发展需要,将中间件产品线重新划分为标准中间件和数据中间件两大类。其中,标准中间件涵盖原基础中间件、云计算中间件,以及安全类、运维类、人工智能类等相关中间件产品;数据中间件涵盖原有数据访问与集成处理类中间件产品,以及能够帮助国家及各行业提升和保障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合规高效流通能力,支撑构建数据基础设施的数据加工、融合、治理与资产化管理类平台产品。
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板块以安全管理与安全运营为核心,面向迫切且不断增长的安全需求,构建统一管控、统一支撑、统一呈现、统一运营的新一代立体化、大纵深防御体系,面向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及公共安全等应用领域,依托“AI技术+行业模型+智能化应用”的综合支撑及创新能力,为企业构建“内生安全”防御机制,为更多行业客户提供全方位安全防护保障。
公司具备业界领先的IDC信息安全监测产品,能够对IDC、专线、云网络流量中的IP、域名、网址等内容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涉政、涉爆、涉恐等违法违规信息及网站,并及时进行封堵治理,广泛应用在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市场。
在内容风控方面,公司深耕互联网内容安全监测领域,通过策略运营平台统筹指挥调度,结合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语音大模型等内容识别分析手段,综合运用深度学习多模态模型,具备对文本、图片、视频、语音、AIGC等内容的识别能力,实现覆盖网站、APP、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微博等融媒体内容的安全治理能力。形成了网络内容安全监测、网络视听内容检测、先审后发管控系统、APP未备案检测、深度伪造检测、内容安全SaaS产品、互联网舆情分析等系列产品。
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领域,持续深入“数据驱动、技管结合、以技防诈、打防结合、信息共享、综合治理”的理念,探索体系化、实战化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路径,形成了涉诈号码分析、反诈大脑、涉诈APP分析、涉诈域名/网址/IP分析、涉诈网络资源处置、潜在受害人融合预警系统、黑灰产治理“七大领域”的服务能力,聚焦基础电信企业、公安及金融领域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
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可以覆盖电信运营商的IDC机房、城域网、骨干网的网络攻击检测和防护、2/3/4/5G手机恶意软件的检测和治理、互联网僵木蠕病毒的检测和阻断,并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网络异常安全事件的发现和处置,以及同时提供针对内网安全内审内控类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包括:IDC/ISP网络安全监测、4A、零信任、数据安全管控、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运营管理、手机恶意程序监测、车联网安全监测、物联网安全监测等一系列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另外提供一系列的标准化产品,如NDR、SOAR、API接口安全、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产品等,用于支持运营商以外行业用户,如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领域的安全需求。
公司针对日益受到重视的数据安全保护需求,基于核心流量监测分析技术,提供各种数据安全监测和控制产品和方案,基于Docker容器化技术、AI识别技术、OCR识别、NLP检测技术、SVM检测技术、关键字检测技术实现敏感数据检测与识别,个人信息识别准确率≥90%;VPN类协议解析识别≥60%;工控类协议解析识别≥90%;文本类、办公软件/文件类、压缩文件类、图片类还原识别率≥95%;数据安全监测DPI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运营商IDC、专线出口,实时进行数据流转安全风险检测,保障网络数据安全。
公司根据已有技术储备,结合工业互联网安全需求,进行了有关工业敏感数据检测方面的开发,产品已经实现现场验证和部署,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公司凭借着丰富的全行业经验和敏锐的行业洞察,强大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生态,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可信赖合作伙伴。帮助各行业利用感知、AI、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重塑,构建具有前瞻性业务与运营及服务模式,帮助各企事业单位在资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决策数字化、业务数字化创新等方面提供从咨询到实践的服务。
在公共安全领域,以技术沉淀和能力创新为基础,聚焦公共安全信息化行业方向。以数据中台、业务中台、AI中台“三台合一”为架构,打造智慧重保平台、新一代移动警务平台、情指行合成作战平台、智能设备管控平台、基管中心等多个业务平台产品,有效应用于公安行业的重大活动安保、移动警务建设、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警用无人机智能管理作战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多个一线场景中,形成“全天候、全场景、零中断、零故障”的平台应用。
在智能应急领域,具备全时空、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的应急管理产品体系与解决方案能力,拥有包括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测预警平台、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安全生产等核心产品集,帮助政企客户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在国防军工信息化领域,公司在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台、知识图谱等基础产品的基础上,逐渐建设了“工程平台”技术底座,从数据、智能、低代码等多维度赋能了军工业务发展,提升公司产品的业务集成适配能力。同时围绕核心业务,进步完善了产品所能覆盖的场景,增加了产品竞争力。
在能源电力领域,公司结合自身数据运营及数据安全能力,定位为专业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在新能源及传统能源领域围绕数据贯通、数据运营、数据驱动,以及交能融合、双碳管理等应用场景,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及信息技术业,采用设计+生产(开发)+销售型经营模式。公司作为国产中间件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一直引领我国中间件的创新与发展,经过近30年的积累,已建立起完整的采购、研究、开发、测试、适配、售前、销售、售后服务等能力体系。公司根据市场需要,自主研发基础软件或应用软件产品,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对研发产品进行持续升级迭代、改造演进,同时依据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用户新需求持续扩充产品品类。公司自建营销平台体系,通过直销和渠道两种销售模式,建立自己的直接客户群体或是生态渠道合作伙伴。
公司产品以软件为主体,网络信息安全产品会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配套一定的硬件为载体,产品整体仍以软件产品为核心。软件按照相关研发流程进行开发,时间周期较长。软件发布后根据项目实际要求进行硬件的装配与调试,时间周期较短。
公司设有产品决策委员会,对公司产品开发规划、产品立项及其它重大问题进行审核和决策,对于每一个产品项目的研发及发布都基于软件开发与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规范,严格执行和管理每个产品项目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和成果发布,确保产品从产品需求确认、产品定义、产品立项、产品设计及实现到产品发布的各个关键节点和整个流程的顺利实施。
任何一个产品的研发,基本都要经历产品规划、产品开发、产品推广完善三个阶段。产品规划阶段,充分对先进技术形态和国际前沿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分析,调研典型市场行业与需求,对未来可能的技术应用领域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形成分析报告,区分未来发展的技术需求与个别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并以此指导产品规划设计。在产品决策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与评审决策后,产品版本定义,纳入研发计划,开发团队根据所定义的关键技术指标和关键控制点,分解为各类基线版本。产品在发版前,要完成系统性的内部多级测试和发版质量评估,通过后才能够进行发版和市场试推广。产品推向市场后,跟踪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公司会提供系统回馈通道,收集使用问题和建议,不断闭环完善。
中间件业务除部分售后及技术外包服务外,一般不存在规模采购的情形,因此毛利率较高;
网络信息安全、智慧应急和数字化转型业务涉及采购的存货主要包括大流量采集设备、通用服务器、网络设备、物联网感知设备等硬件,以及少量第三方软件产品和技术外包服务。
公司组织架构设立采购部,主要负责各业务板块项目存货采购及固定资产购置等工作,采购流程主要包括采购项目评审会、项目预算编制、《对外采购申请单》审批、采购询价比价及谈判、采购合同用印审批、合同归档、到货验收、付款申请等。为满足公司采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公司会根据供应商提供产品的供货能力、质量、价格、付款方式、售后服务及信誉度等因素对候选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对比择优的原则,选择最佳合作供应商。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销售体系,具备直接面向市场的独立经营能力,与渠道伙伴是合作关系。通过渠道伙伴销售是中间件行业普遍采用的销售手段之一,公司与渠道伙伴签订的合同均明确对应最终用户的信息化项目,并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与发货。
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客户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中国移动600941)、中国电信601728)、中国联通等三大电信运营商,二是广电企业、政府部门等行业客户。公司对电信运营商及行业客户的销售主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实现,并以直接销售方式为主。
三大电信运营商总公司及其省、市级分(子)公司是公司的主要客户。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集团及各级省、市公司通常会面向多家信息安全产品供应商或者技术服务商公开发布招标书;收到招标书后,公司经过内部研究,完成项目方案及标书,由销售部报价,将标书送至客户;客户根据标书进行综合评审确定中标名单,并分配中标额度。中标后,公司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由于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属于运营商各级分支机构日常运营的必备产品,电信运营商各省市子公司或分公司对相关系统和服务的采购均拥有一定的独立采购决策权。
广电企业、政府部门等行业客户也是公司的重要客户,根据其各自的不同需要,行业客户通常采用招投标方式采购其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的销售代表和售前服务人员通过与潜在客户的沟通、交流,经过投标、测试、试用等环节,使用户认可产品,最终形成销售。整个销售过程如下:
智慧应急相关产品销售主要分为集成商销售和直接销售两种模式。应急安全产品主要客户包括各省、市、县地方政府客户、应急管理部门、信息中心、城乡于住建局、通信管理局,以及大型企业;应急安全项目在政务数字化转型、城市综合治理、应急行业信息化、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中都会涉及。对于需求明确的应急通信、应急指挥等产品更多采取直接销售模式。
其他政企数字化转型相关产品面向国防军工、政企行业,客户包括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销售主要分为渠道销售和直接销售两种模式。
渠道销售:公司在国内各地发展了众多合作伙伴,由合作伙伴提供市场商机,由公司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共同合作拓展新兴的行业市场,实现横向覆盖和纵向深耕。
直接销售:公司成立有专业的销售团队,进行重点市场的拓展和商机开发,采取直接销售模式。直接由专业团队针对重点客户的业务需求进行深入挖掘,并自主开发销售。
产品售后服务是指产品销售给客户后,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根据公司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公司销售的产品一般会提供一定的服务期限,服务费用已包含于产品销售价格中。上述服务期限届满后,客户如还需公司的技术支持,需另行支付服务费用。
软件开发定制服务是指公司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如果用户对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提出特定的功能需求或模块,公司可能会为满足其上述需求而进行定制化开发。
公司提供的标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1)电话支持服务:是指购货方(最终用户)通过电话、传真、Web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公司咨询关于产品维护和使用等问题的服务,公司安排专门技术人员给予答复;(2)产品安装指导服务,是指公司技术人员提供及时受理和响应客户关于产品安装及使用相关的技术支持服务,协助解决系统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故障诊断服务,是指为用户提供及时受理和响应与故障分析、诊断及解决相关的支持服务;(4)季度回访服务,是指每季度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现场等方式对客户进行定期回访或巡检,以了解项目进展、问题处理情况、收集产品及服务建议等信息,旨在跟客户保持充分沟通,更好的服务客户;(5)产品补丁升级服务,是指为用户提供升级产品的服务。
2023年我国中间件市场竞争格局基本保持稳定,IBM和Oracle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较高,尤其是在金融领域业务核心板块中,其技术优势仍然存在,但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国产中间件厂商的替代份额正不断扩大。伴随政务大数据、政务云、金融云等政企热点项目的普及,中间件需求急速增长,中间件产品范围不断扩充,自主开发中间件产品的厂商也在增多,基于开源技术开发的中间件产品不断涌现,也促使中间件市场产生了新的变化。
受国产化进程加快影响,国产中间件厂商快速成熟,行业用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国内较为领先的中间件厂商,国产品牌份额增长趋势明显。国内中间件厂商注重与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合作,具备更加贴合行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本土化服务能力,产品在党政、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等关键行业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同时,积极融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带来的生产力革命,推动产品云原生能力、安全防护能力、智能化运维能力等方面的进一步增强,发展步入快车道。
网络信息安全涉及信息系统的各个层面,并且演进节奏较快,产品功能愈加专业化,行业内不断涌现出功能各异的新产品和服务,因此细分领域众多,形成了目前国内外厂商共同竞争、行业高度分散的格局。
数据驱动政企运营模式发生变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政企数字化转型领域涉及多个行业,市场格局初显,角逐日趋白热化,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新参赛选手不断涌现,整个行业具备以下特点:
由于受到政策限制、安全审查等因素制约,国外厂商无法涉足需求广阔的政府、公共安全、军工等安全敏感领域,同时我国正在加快推进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未来有望释放万亿级市场规模。国内厂商在国防军工、政务、公共安全、司法、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将具备明显优势,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市场格局在国内较为分散,其涉及信息化领域多、行业多、厂家多,单一行业缺乏龙头企业。同时,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在政企相关行业落地较少。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行业内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竞争格局的白热化,市场集中度将会逐步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的逐步落地和普及,在公共安全信息化领域会进一步体现和发挥大数据赋能的作用,进一步推动行业人工智能的发展,实现管理高效化、业务智能化、研判精准化、服务高质化、数据安全化,对于加强技术创新、具备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信息安全能力以及大数据能力的公司,会占据较大的市场优势。
东方通作为国产中间件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一直引领我国中间件的发展与创新,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研制任务。TONG系列中间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数千个行业业务,服务于政府、金融、电信、交通、军工等行业领域10,000多家企业级用户,始终保持在国产中间件市场的领先地位。
赛迪顾问《2022-2023年中国平台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东方通凭借其在党政、金融、运营商等行业的拓展,位列中国中间件市场国内厂商第一名,中国中间件市场厂商竞争力象限分析:
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通网信属于该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产品覆盖内容风控、数据安全、网安流量采集监测探针、安全管理平台、业务网管系统等。产品系列齐全,产品市场覆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报告期内,覆盖省级客户数量呈明显增长态势,其中:
①内容风控业务在电信运营商市场稳步发展,并已在四川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得到应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领域,在服务运营商客户的同时,成功打入公安行业,推动互联网内容安全监测Saas平台在内容监测行业领域的业务合作。
②以深度大模型为基础,结合AI智能体应用框架,为内容风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公司定位于网络安全赛道的核心竞争厂家之一,相关产品具备解决方案家族覆盖全面、技术含量高超、创新能力突出、适配兼容性好、易用性强、稳定性高、可扩展性大等优势特点,利用深耕业务第一线的实践基础,引进最新创新理论,通过以公司战略为牵引、应用场景为驱动,落实科学管理与分级分类思想,适配云化安全防护特性,将运营思维融入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聚焦“能力建设”和“能力运营”两条主线,发挥技术、数据要素价值,持续沉淀丰富现有能力,构建易用、好用、管用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解决方案,支撑精细化服务,推进客户体验的全面升级。
未来可在基础电信业务、5G+垂直行业、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形成各条线的安全能力与数据资源整合,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协同的战略方针,实现一体化推进,进一步提升数智化服务支撑能力,加速推进核心业务场景落地,从而为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与发展注智赋能。
在业务规划方面,公司持续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设计定制化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主要包括4A、安全评估与检测、数据安全管控、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零信任、安全运营管理等一系列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并适配政企及行业发展需要,推出了NDR、SOAR、API接口安全、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与处置等多款标准化产品,满足客户网络安全管理需求。
公司近年来紧跟国家政策,在公共安全业务方面,公司携多年积累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平台等综合技术能力,通过与各大科研院所、高校深入广泛合作发展,已初步具备领先于业界的公共安全、智能硬件管控等前沿技术支撑与应用能力。公司无人机智能管控平台服务国家低空经济发展布局,推进无人机管控业务的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及精益化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助力2023年多项重大活动保障实现智慧重保,构建并落地了新一代移动警务建设,同时在智能硬件无人机管控领域已在多省市进行布局和落地,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产品交付实践经验。
智慧应急方面,公司全方面推进相关的应急业务规划、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相关工作。在城市安全综合监测预警领域,树立沈阳的标杆城市的建设效果。重点研发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安全生产综合监测预警及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产品,形成了专业、有效、综合的产品体系。在应急通信指挥领域,整合运营商通信网络管理能力,建设“数据集中、综合监测、统一指挥、全面保障”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网络实时监测保障和应急通信响应支撑能力。
通过在基础软件领域20余年的开拓,公司在中间件的核心技术方面积累了深厚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目前公司已形成包括基础中间件、云原生中间件、数据中间件及安全中间件等品类完善的产品体系,并在保持已有产品持续迭代升级的同时,跟踪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款产品,服务客户IT系统建设。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与研发工作,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取得软件著作权805项,已取得发明专利130项,已申请取得商标84项,形成了全面并具有前瞻性的知识产权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产品创新开发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担任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中间件组组长单位,并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引领及助力国内中间件行业发展。目前公司已主导或参与完成50余项国家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及发布。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定的2项信创评测团体标准、1项工业互联网团体标准已发布,并配合标准主管单位进行2项中间件国家标准的修订、1项新国家标准编制、1项团标升级成行标的修订工作。配合金融、证券、电信等行业权威机构参与主导制定20余项行业中间件适配验证及技术要求规范。
公司在信息技术创新领域持续布局,截止2023年底已与全国20余个省市的信创联盟、基地等开展合作。此外公司在中间件云原生、可信安全、智能运维等方向持续投入,产品在云化程度、安全防护能力及规范性、运维能力等方面均进一步增强。
在网信安全领域,公司持续强化数据采集、机器学习、大数据建模分析、内容分类等方面的技术实力,深度聚焦业务发展需求,积累了AutoML、AI Agent+LLM、智能决策、图数据库、数据湖、可视化数据接口开发、可视化爬虫、不良信息标签、识别能力容器化等一系列标准化工具;持续发挥在自然语言处理、内容生成和模式识别方面的优势,推进大模型在内容风控领域的应用。构建了智能体Agent、多模态大模型、智能工具体、LLM应用等一系列技术底座,快步实现大模型在诈骗特征生成、深度伪造检测、不良内容风险识别、语音IVR、AI诈骗检测等领域的落地实践。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修订的3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已正式发布,另有4项行业标准正在公示中,涵盖了移动互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数据安全、区块链安全等领域。公司作为国产中间件代表厂商,依托在数据共享和治理领域的深厚积累,参编的《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通用要求》、参编的《云原生安全配置基线规范》标准均已正式发布。
在智慧应急领域,公司构建完善了面向应急与城市安全业务的基础产品体系,围绕监测预警、研判分析两大核心能力,开发并完善了应急大数据平台、应急知识库以及智能视频监控分析平台。针对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公司聚焦其内在机理的模型分析,开发完成了燃气溯源模型、燃气地下扩散模型、蒸汽云爆炸模型、高斯烟团(烟羽)模型、沸腾液体膨胀蒸汽云爆炸模型、洪涝灾害模型及遥感核灾模型等,形成了业内领先的综合分析研判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壮大品牌生态、教育生态、适配生态。截至2023年底,累计完成与上下游5000余款产品的兼容适配认证,适配产品同比提升124.6%,生态体系建设加速推进,东方通生态联盟共引入联盟成员200余家,覆盖基础软硬件、办公软件、安全通用、平台系统、云服务及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厂商。
公司与全国数十个省市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联盟、基地等开展合作,与openEuler和openGauss保持战略级合作,相关产品针对鲲鹏、欧拉、云原生服务中心及其硬件进行了专门优化,成为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将持续携手众多生态伙伴,共同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共赢。
公司2023年12月向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Euler社区捐赠项目,成为首个向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捐赠中间件产品的专业中间件厂商,后续将与社区高度协同,繁荣国产基础软件开源生态。
为应对centos停服带来的供应链风险、网络安全风险,提升操作系统自主可控能力,确保供应链安全,公司与华为达成生态合作,东方通DPI流量采集平台V2.0与华为Kunpeng920完成并通过相互兼容性测试、全栈性能调优测试认证。
另外,以昇腾为代表的算力产业发展亦离不开成熟的软硬件生态支持,公司作为“多样性算力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成员单位,相关产品已完成与昇思MindSpore AI框架的兼容适配。公司将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与实践经验,致力于解决多样性算力时代带来的技术难点及挑战,夯实多样性算力产业的安全底座。同时,公司作为首批入驻北京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企业,在网信安全领域将加快现有安全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在AI内容监测及生成式AI(AIGC)领域,持续增强行业模型训练效果,深化“技术+应用+模型+生态”的业务模式,服务行业AI智能化需求。
公司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和设备互联等场景下中间件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标准制定等方向,与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地合作。其中与中科院软件所在数据可信共享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与工信部一所和工联院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落地应用和标准研制上展开协作,同时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数据安全和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为产品的持续优化和技术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在网络安全检测、数据安全检测、AI识别技术等方面与四川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针对网络安全规则库、网络攻防靶场、数据安全识别规则库、图像视频识别等相关技术达成战略合作。
2023年,在工信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以及和生态伙伴的合作下,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东方通作为参编单位联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国产基础软件集群平台技术与应用》专著。公司同多个人才培养基地、职业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加入多个省市、行业的产教融合信创联盟、产教融合共同体,同生态伙伴、高校、职业院校共同探索信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受邀参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海淀区政府主办的2023鼎信杯信息技术发展论坛,被授予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2023年公司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资质审核,获得“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授牌,并被授权开展中间件专项技术培训及推广工作。协办(第 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数据主题赛——“信创大数据”赛题,为大赛提供了多款中间件产品及培训支持,继续支持高校申报中间件课题开展中间件课程体系研究。
公司在报告期内,在全国30个省级地区均部署了服务网点,实现本地化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及时、高效的为客户提供服务。
主动服务:定期巡检,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预见性分析,并为用户系统将来的发展和扩充提供建议。
服务及时高效:即快速反应,7*24服务,采取电话、远程诊断和现场服务的方式及时解决各种突发的技术问题。
围绕产品提供全系列服务:积极提供涵盖选型适配、方案设计、研发实施、迁移测试到全面落地的全系列服务,对用户在使用系统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改进的原则和手段。
人才培养体系完整:东方通已建立起“线上+线下”的培训体系,对内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宣导,对外结合当前信创人才的现状和公司在中间件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信创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
公司将继续依托现有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咨询服务;以及结合业务管理的需要设计有针对性、有重点,更精细化的服务内容。
公司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开展工作,面对宏观经济层面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5,679.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277.62万元。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智慧应急业务建设周期及客户资金预算影响,泰策科技整体经营情况不及预期,年度净利润-11,657.42万元,同时导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2,748.33万元;另一方面,网信安全项目交付验收节奏放缓,政企数字化转型业务受客户资金预算影响出现阶段性需求放缓,导致收入及利润有所下降。
尽管其他业务不达预期,公司传统主业基础软件业务克服党政行业需求侧不利因素,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7,692.53万元,同比增长16.96%;营业收入占比49.74%,同比增长19.81%;基础软件业务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96.59%,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
通过提升产品品质、行业深耕、渠道拓展、生态布局、标准制定、培训赋能等多重举措,深入推进产品体系升级,充分挖掘既有客户与合作伙伴的资源潜能,配套构建市场端能力,在保持传统优势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抓住市场机遇,扩展业务增长点。夯实优势行业客户,深入客户场景,共研共创;抓住垂直行业场景需求,推动“全线产品+解决方案”的推广,以党政部委以及金融头部银行案例影响地方用户,加强中央与地方联动;积极开拓地方企业、教育、医疗市场等不同领域新客户;区域销售下沉至区县,实现在地方市场的纵深覆盖与布局。
与全国数十个省市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联盟、基地等开展合作,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软硬件产品进行兼容适配,携手众多生态伙伴,共同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共赢。继续开展中间件初级、中级认证培训,完成共计14期。向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Euler社区捐赠项目,成为首个向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捐赠中间件产品的专业中间件厂商,助力国产基础软件开源生态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专业的服务能力与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第14次赢得“中间件用户满意度第一”大奖;
公司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与产出、高速的市场业务发展等表现,荣膺“2022北京软件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型)”“2022北京软件核心竞争力企业(成长型)”两项榜单;凭借在重点行业的深耕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荣获“202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最有价值品牌”、“202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品牌”、“202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助推高质量发展杰出贡献奖”三项大奖。
东方通的面向Web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的内生安全防御支撑平台、新一代分布式缓存服务平台两项解决方案实力入选中国人民银行旗下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第二期金融信创优秀解决方案;入选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实验室成员;
公司自主研发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TongWeb顺利通过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CCRC)的信息安全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证书的中间件厂商,再度验证了东方通中间件产品的综合安全能力,为中间件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积极引导作用;
东方通凭借中间件技术、产品实力以及多年服务客户数字化建设经验,应用服务器软件TongWeb、分布式数据缓存中间件软件TongRDS两款核心产品再次入选《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产品及服务全景图(2023)》;
东方通申报的《分布式数据缓存解决方案》凭借卓越的产品能力、广泛的行业实践和领先的技术实力成功入选2023年数字化转型自主创新解决方案优选案例。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2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名牌企业”;“‘数据乐高’新一代敏捷数据集成平台解决方案”荣获“中国赛宝信创优秀解决方案TOP20奖”;凭借在信创领域技术攻关、产品创新、生态建设、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及突出表现,入选2023年度中国信创-基础软件行业代表厂商、中国最佳信创中间件厂商、中国最佳信创厂商TOP50多项认可;入选《2023信创软件品牌影响力研究报告》推荐厂商榜;东方通凭借分布式数据缓存解决方案入选2023数字生态优秀案例榜;
报告期内,公司受邀参加多样性算力产业峰会,正式加入“推委会”成员单位;作为首批企业签约入驻北京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企业,共同推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漏洞检测与管理、IAM、数据安全管控平台、内容安全、欺诈检测和识别、零信任、安全合规、资产扫描与发现共8项细分领域,入选《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第十版)》;凭借在网信安全领域持续的技术创新突破、产品及服务优化迭代、深厚的项目实践积累,入选安全管理运维、车联网安全、脆弱性评估与管理、大数据风控、合规检测、可拓展威胁检测与响应(XDR)、零信任、漏洞检测、内容安全、身份访问管理(IAM)、渗透测试、数据流动、数据综合治理、态势感知、网络资产测绘、演练保障、重保支持、DevSecOps、WAAP共19项细分领域,入选《嘶吼2023网络安全产业图谱》;
公司凭借在网信安全领域突出的市场综合影响力以及领先产品竞争力入选“2023年中国网安产业竞争力50强”榜单;荣获《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突出贡献单;
报告期内,公司全项高分通过中国信通院2023年首批内容科技产品评测——验证了东方通内容监测产品在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内容识别的综合能力;东方通数据安全管理平台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数据分类分级能力检验(基础级、进阶级)”的联合检验认证。尤其数据分类分级能力检验的进阶级评价,对支持数据源数量、任务耗时、识别准确率等技术指标的充分检测,验证了东方通在数据分类分级方面的安全规范性,可更好地为各行业用户数据安全提供保障和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成为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用户组成员单位,成为 CNVD用户组首家中间件类支撑单位,标志着东方通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也将进一步推动以东方通为代表的国产中间件向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稳定的品质迈进。
持续提升现有产品的功能性能指标;推进现有各款产品的云原生版本研制,并补充必要新产品品类;成功推出国内首款安全可信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并在金融、能源行业落地;在完善数据中间件产品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推出适应不同场景和运行规模的数据平台解决方案;开展大模型中间件软件产品研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积极探索中间件的创新与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强基固本”,切实加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积累,新增发明专利17个,新增软件著作权91项,聚力技术成效的应用,夯实产品技术基石,全面护航主营业务发展。
东方通以“构建安全科学智能的数字世界”为愿景,秉承“拥抱变化持续创新”的企业价值观,顺应国家战略制定公司发展战略,面向数字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浪潮,坚持自主创新,以安全+、数据+、智慧+三大产品体系为基础,持续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网络信息安全、政企数字化转型及AI智能化等领域完善布局,以做精产品、做厚平台、做深应用的企业发展思路,为客户提供先进的国产基础软件及信息安全产品;打造安全、智能的基础能力平台;深入行业应用需求,全面服务国计民生领域数字化建设,帮助客户实现从拥有数据到拥有价值的转变。
2024年公司将紧随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实现经营目标,公司将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中间件隶属三大基础软件之一,东方通作为中国自主中间件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致力于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为国家科技安全持续肩负责任。《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中间件在数字化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各行业对中间件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类的简单替换,而是向多品类、全栈式、全领域扩展。
未来五年,从金融、运营商到能源、电力、教育和医疗等核心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需求或将全面爆发,国产软硬件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东方通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持续高景气的有利契机,持续加强基础软件在云原生能力、安全能力、数据能力及人工智能支持方面的持续迭代,全面打造更丰富的基础软件产品线和生态环境。
在市场端,以金融、党政等为龙头行业,持续深耕央国企、军工等客户,提供单品销售、产品组合销售、解决方案等多种销售模式,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关注医疗、教育、中小企业等行业增量市场,提前进行布局。
在产品端,推进主打产品的核心技术能力向业界顶级水平看齐;持续推进各款产品的云化,并补充必要的新产品品类;持续推进中间件安全能力建设,构建安全方向独有优势;以大模型中间件为切入点,在人工智能方向探索新业务;在完善数据中间件产品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融合先进的组装式设计理念,构建能够满足不同行业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应用场景和数据平台解决方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紧迫和最基础的安全问题,加强网信安全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需要。近几年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安全保护相关法律框架的落地或颁布,为网信安全、数据安全保障提供了制度和法律支撑,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公司针对这一系列政策法规,基于现有技术及产品快速迭代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如:基于DPI技术的反诈骗封堵治理、互联网ChatGPT监测、AI深度合成监测,及基于DPI技术结合Docker容器化技术、AI识别技术、OCR识别、NLP检测技术、SVM检测技术的个人、通信业、工业类敏感数据安全监测等新的安全应用场景,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2024年,公司将继续巩固现有电信运营商客户资源,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将公司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成功经验向政府、电力、金融、医疗、教育、广电等更多行业领域渗透发展。
①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领域,切实提升在公安行业的市场份额,积极推进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②在互联网内容安全监测领域,持续拓展运营商行业解决方案,并将产品推广至广电、金融、公安、高校、媒体及政府等更多有内容生产的行业。基于DPI流量解析与文件还原技术、图像音视频鉴伪技术等,持续迭代深度合成内容检测专用设备,快速形成互联网深度合成信息检测系统解决方案,积极为互联网深度合成检测应用场景进行技术储备。
③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在信息安全领域的落地实践,应用多智能体(agents)专家模型、多模态理解能力等创新技术,在内容安全、欺诈风控、未知内容安全检测、大模型安全测评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建立完善一套具备多模态数据分析和内容生成能力的深度安全大模型;深化4A平台大模型及AI自然语义分析技术应用,提升用户常态化运维效率及审计精准性。
④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加强零信任、资产管理、数据安全等传统网络安全重点方向的核心能力投入,基于虚拟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为核心,围绕“云、网、边、端、数”,打造云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数智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风险防控手段,适配云化、国产化的内生安全发展趋势,加速注智赋能进程。
⑤持续关注5G安全、物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等新兴领域,努力拓展更丰富的市场空间。
公共安全方面:以警用中台产品为底座,构建多业务平台产品更好解决公安信息化领域、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业务痛点,快速构建标杆案例,帮助客户在资产数字化、决策数字化、业务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等方面快速转型升级,培育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能源电力方面:2024年继续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双碳”目标,以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为起点,实现经营数字化、资产数字化,进而实现整个行业从生产管理到经营模式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最终达到能源及服务的全新模式,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变革。以数字技术推进电网更智能,以平台赋能推动运营更高效,以业务创新推动服务更卓越,以双碳布局促进能源更绿色,加快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为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应急方面:立足“十四五”应急体系整体规划和省级建设任务,形成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为顶层架构的智慧应急产品线个技术底座,聚焦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联动、社会动员4个业务域平台,构建“1+4+N”的分层松耦合体系架构,孵化出城市安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应急通信指挥四个方向的解决方案。结合大数据平台、知识库、智能视频分析等核心技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手段,打造智慧应急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新兴品牌。
军工信息化方面:打造数据工程平台,进一步提升数据化底座能力,提升交付效率,在产品上进一步围绕核心业务领域打造产品,形成独特优势。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激发数实融合新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入国民经济的各个层面,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公司将充分利用在数字基础设施及网信安全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及客户基础,以“智能化”为自身业务注智赋能,优化内部效能,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公司全品类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基础能力,在运营商和广电行业已取得突破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在金融和能源类企业的项目机会,提升行业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
同时,将结合公司战略规划、能力禀赋、发展阶段及资源优势,在新兴基础软件、智算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算力网络调优及算网运维、人工智能在垂直行业应用等方面“适度超前”地进行探索,发掘培育具备产业化潜力的新产品、新方案。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与变革的关键环节,涉及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合理配置、调整和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结合业务聚焦及市场情况,公司将统筹推进人员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内部组织效能的优化。进一步建立、完善有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提升员工效率,进一步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内部风险控制,增强公司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将内部控制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和改进全过程,贯穿各项业务流程和各个环节,聚焦核心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环节、监督监管机制等关键要素,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规范运行,保障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健全、优化运营流程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提升执行监督的质效,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效率和计划,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公司整体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加强合规及风险防控能力,强化风险意识及对子公司的全流程管控。
公司产品被广泛运用于政务、金融、电信、交通等众多行业,因此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近期以来,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局部战争尚未结束,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尚未产生根本性复苏。在此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亦面临下行压力加大的风险。未来若中国经济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或复苏不及预期,下业的消费能力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进而会影响整个行业及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抓住发展机遇,持续地加大主营业务市场拓展,规避宏观经济变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公司所属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主营的基础软件和信息安全等业务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国内基础软件中间件领域,IBM、Oracle国外软件企业仍然所占市场份额最高,其市场占有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品牌影响力、技术积累及其在数据库、服务器领域良好的配套支持。与国际知名软件厂商相比,公司在技术研发实力、市场培育、产品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软件国产化及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软件基础平台市场成长迅速,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使得行业内原有竞争对手的规模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同时市场新进入的竞争者会逐步增加。
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竞争加剧。随着《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发布,国家对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极大提升,安全领域成为局部热点,行业也更加细分,在细分的专业也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安全产品和服务提供厂家,竞争将更加激烈。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技术的滞后于网络形态和数据规模的发展速度,可能影响新技术新业务甚至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信息安全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渐趋明朗,为行业内厂商的差异化定位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将逐渐向较具实力的信息安全企业集中。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积累的公司,正在努力开拓技术门槛及毛利率均较高的新产品或新市场,以期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而解决技术跨越,会出现复合型人才、关键技术、基础设施支撑等核心资源的紧张,存在研发投入是否准确和有效的风险。若公司不能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增强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实力,或在新的大数据时代不能通过自身的规模和技术、市场优势,去开拓技术门槛和毛利较高的新产品和新市场,则未来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顺应市场需求,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作为核心发展理念,加强自身技术创新与销售渠道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差异化定位,以互补性合作、参股、并购等整合方式获得竞争优势,壮大公司主营业务,以应对市场竞争风险。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面临人员流动大、知识结构更新快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公司作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依赖于优秀的研发人员,如果出现核心人员流失、人才结构失衡的情况,将对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采用多种方式,包括不限于基本薪酬、绩效奖励、股权激励等手段,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基于软件技术的研发规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在创新成果和开发周期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研发难度较大,研发周期较长,开发环节中的个别难题有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研发进度,使新产品的推出时间出现滞后;另一方面,即使新技术、新产品顺利开发完成并推向市场,也有得不到市场和客户足够认可的风险,导致新技术、新产品推出后的经济效益与预期收益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公司在技术开发方向决策上出现失误,未能在前沿领域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未能及时跟上行业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未能正确把握市场动向并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或未能及时将最新技术运用于新产品的升级和开发等,可能导致公司丧失技术和市场的现有地位。此外,近年来,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持续保持高比例,而研发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还存在研发投入不能获得预期效果从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创新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以国家政策和行业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入解读国家规划布局的发展方向,切合实际的结合行业客户的需求,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和产品,走在市场的前端,同时完善市场调研、研发项目立项、核心技术研究、产品发布、市场推广、客户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的闭环管理,以降低技术研发风险。
随着公司逐步加快发展步伐,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随之增长,对公司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应对措施:根据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合并同类业务领域,建立共享研发平台、共享运营管理平台,以最大化利用当前公司已有的经营基础,整合已有人才资。